𫍷

𫍷
拼音 [kuì] 注音ㄎㄨㄟˋ
繁体 总笔画11画
简体部首讠部 部外笔画9画
总笔画 11画
郑码SNJ
结构左右
统一码2B377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?kuì(ㄎㄨㄟˋ)

⒈  见“謉”。

统一码

?字UNICODE编码U+2B377,10进制: 177015,UTF-32: 0002B377,UTF-8: F0 AB 8D B7。

?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C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C)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?

謉【酉集上】【言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廣韻》俱位切《集韻》基位切,?音愧。與媿、愧?同。慙恥也。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?古委切,音詭。與詭同,責也。一曰詐也。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?虎猥切,音悔。哼謉,謔言也。

《廣韻》都罪切,音䇏。謉諢,謔言。出《聲譜》。

《集韻》徒回切,音頹。謙也。《字彙補》亦書作?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?

謉【酉集上】【言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廣韻》俱位切《集韻》基位切,?音愧。與媿、愧?同。慙恥也。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?古委切,音詭。與詭同,責也。一曰詐也。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?虎猥切,音悔。哼謉,謔言也。

《廣韻》都罪切,音䇏。謉諢,謔言。出《聲譜》。

《集韻》徒回切,音頹。謙也。《字彙補》亦書作?

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