𨻶

𨻶
拼音 [qīng] 注音ㄑ一ㄥ
总笔画13画
简体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11画
总笔画 13画
繁体部首阜部
五笔BITI 仓颉NLFHF
郑码YKKK
结构左右
统一码28EF6
笔顺フ丨丨ノ丶ノ丨フ一一丨ノ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?qīng(ㄑ一ㄥ)

⒈  同“傾”。

⒉  危險。

⒊  伏。

统一码

?字UNICODE编码U+28EF6,10进制: 167670,UTF-32: 00028EF6,UTF-8: F0 A8 BB B6。

?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)。

异体字

?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?

?【戌集中】【阜部】 康熙筆画:19画,部外筆画:11画

《正字通》俗隙字。

说文解字

隙【卷十四】【?部】

壁際孔也。从???亦聲。綺戟切

说文解字注

(隙)壁際也。今本際下有孔字。依文選沈約詠月詩注正。左傳曰。牆之隙壞。誰之咎也。際自分而合言之。隙自合而分言之。引申之、凡坼裂皆曰隙。又引申之、凡閒空皆曰隙。叚借以郤爲之。从??。會意也。?者、際見之白。?亦聲。綺戟切。古音在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