𣣼

𣣼
拼音 []
总笔画14画
简体部首欠部 部外笔画10画
总笔画 14画
五笔UWLW 仓颉TTNO
郑码UALR
结构左右
统一码238FC
笔顺丶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ノフノ丶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?字UNICODE编码U+238FC,10进制: 145660,UTF-32: 000238FC,UTF-8: F0 A3 A3 BC。

?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?

?【辰集下】【欠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10画

?同。?,古益字。

说文解字

嗌【卷二】【口部】

咽也。从口益聲。籒文嗌上象口,下象頸脈理也。伊昔切〖注〗《玉篇》?,籒文嗌。又䒣,同苒。草盛貌。

说文解字注

(嗌)咽也。嗌者、扼也。扼要之處也。咽嗌雙聲。漢書。昌邑王嗌痛。爾雅注云。江東名咽爲嗌。从口。益聲。伊昔切。十六部。

?)籒文嗌。上象口。下象頸脈理也。此象形字。與亢略同。漢百官公卿表曰。?作朕虞。應劭曰。?、伯益也。師古曰。?古益字也。按此假借籒文隘爲益。如九歌假借古文番爲播也。趙宋時古文尙書益作?。此本諸漢表耳。○又按凡言項領頸亢胡者、自外言之。言嚨㗋噲吞咽嗌者、自內言之。故皆从口。自口而入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