犸
拼音 [mǎ] 注音ㄇㄚˇ
繁体 总笔画6画
简体部首犭部 部外笔画3画
总笔画 6画
五笔QTCG 仓颉KHNVM
郑码QMX 四角47227
结构左右
区位6579
统一码72B8
笔顺ノフノフフ一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犸(獁)mǎ(ㄇㄚˇ)

⒈  〔猛犸〕古哺乳动物,长毛象。

⒉  (獁)

统一码

犸字UNICODE编码U+72B8,10进制: 29368,UTF-32: 000072B8,UTF-8: E7 8A B8。

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犸字收录于 现通表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基本词义

(1) 獁

(2) ——“猛犸”( měngmǎ):一种古脊椎动物,像现代的象,全身有长毛,已绝种。也叫“毛象”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犸

獁【巳集下】【犬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集韻》莫駕切,音罵。獸名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犸

獁【巳集下】【犬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集韻》莫駕切,音罵。獸名。

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