煭
拼音 [liè] 注音ㄌ一ㄝˋ
总笔画13画
简体部首灬部 部外笔画9画
总笔画 13画
繁体部首火部
仓颉VNF
郑码ZDKU 四角22332
结构上下
统一码716D
笔顺フフフ一ノフ丶丨丨丶丶丶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liè(ㄌ一ㄝˋ)

⒈  古同“烈”。

统一码

煭字UNICODE编码U+716D,10进制: 29037,UTF-32: 0000716D,UTF-8: E7 85 AD。

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煭

煭【巳集中】【火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字彙補》古文烈字。註詳六畫。

说文解字

烈【卷十】【火部】

火猛也。从火?聲。良嶭切

说文解字注

(烈)火猛也。大雅曰。載燔載烈。傳曰。傅火曰燔。貫之加于火曰烈。商頌曰。如火烈烈。引伸爲光也、業也。又方言曰。餘也。按烈訓餘者、盛則必盡。盡則必有所餘也。又鄭風。火烈具舉。傳曰。烈、列也。此謂烈卽列之叚借字。列者、古迾字也。从火。列聲。良薛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