䋫
拼音 [zhēng] 注音ㄓㄥ
总笔画12画
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6画
总笔画 12画
繁体部首糸部
五笔XQVH 仓颉VFNSD
郑码ZRXB 四角27957
结构左右
统一码42EB
笔顺フフ丶丶丶丶ノフフ一一丨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䋫字UNICODE编码U+42EB,10进制: 17131,UTF-32: 000042EB,UTF-8: E4 8B AB。

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)。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䋫

䋫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廣韻》側莖切《集韻》甾莖切,?音爭。《說文》紆朱縈繩。一曰急弦之聲。《小爾雅》詘而戾之曰䋫。《類篇》䋫,或作綪。詳綪字註。

说文解字

䋫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

䊸未縈繩。一曰急弦之聲。从糸爭聲。讀若旌。側莖切

说文解字注

(䋫)䊸未縈繩。未縈繩、謂未重曡繞之如環者。紆者、詘也。少少詘曲之而巳。將縈繩先詘曲之。引申爲凡紆曲之偁。士喪禮。陳襲事于房中。西領南上不綪。注云。綪讀爲䋫。䋫、屈也。江沔之閒謂縈收繩索爲䋫。按許紆下一曰縈也。此卽江沔之閒語也。此云紆未縈繩。用詘訓也。凡器物曲陳之皆曰䋫。一曰急弦之聲。聲䋫䋫然也。从糸。爭聲。讀若旌。側莖切。十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