靝
拼音 [tiān] 注音ㄊ一ㄢ
总笔画18画
简体部首青部 部外笔画10画
总笔画 18画
繁体部首靑部
五笔GERO 仓颉QBOND
郑码CIQM 四角58217
结构左右 电码9441
统一码975D
笔顺一一丨一丨フ一一ノ一一フ丶ノ一丨ノ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tiān(ㄊ一ㄢ)

⒈  见“靔”。

统一码

靝字UNICODE编码U+975D,10进制: 38749,UTF-32: 0000975D,UTF-8: E9 9D 9D。

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靝

靝【戌集中】【青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篇海》與天同。出道書。

说文解字

天【卷一】【一部】

顚也。至高無上,从一大。他前切

说文解字注

(天)顚也。此以同部曡韵爲訓也。凡門聞也、戸護也、尾微也、髮拔也皆此例。凡言元始也、天顚也、丕大也、吏治人者也皆於六書爲轉注而微有差別。元始可互言之。天顚不可倒言之。葢求義則轉移皆是。舉物則定名難假。然其爲訓詁則一也。顚者、人之頂也。以爲凡高之偁。始者、女之初也。以爲凡起之偁。然則天亦可爲凡顚之偁。臣於君、子於父、妻於夫、民於食皆曰天是也。至高無上。从一大。至高無上。是其大無有二也。故从一大。於六書爲㑹意。凡㑹意合二字以成語。如一大、人言、止戈皆是。他前切。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