膇
拼音 [zhuì] 注音ㄓㄨㄟˋ
总笔画13画
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9画
总笔画 13画
繁体部首肉部
仓颉BYHR
郑码QMYW 四角77237
结构左右 电码9072
统一码8187
笔顺ノフ一一ノ丨フ一フ一丶フ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huì(ㄓㄨㄟˋ)

⒈  脚肿:“民愁则垫隘,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。”

统一码

膇字UNICODE编码U+8187,10进制: 33159,UTF-32: 00008187,UTF-8: E8 86 87。

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基本词义

zhuì

〈名〉

脚肿[swelling of foot]。亦喻文辞臃滞

适有重膇疾,蒸郁非所宜。——南朝梁· 刘勰《文心雕龙》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膇

膇【未集下】【肉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馳僞切《正韻》直類切,?音墜。《集韻》足腫也。《正韻》下腫。《左傳·成六年》獻子曰:民愁則墊隘,於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。《註》重膇,足腫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膇

膇【未集下】【肉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馳僞切《正韻》直類切,?音墜。《集韻》足腫也。《正韻》下腫。《左傳·成六年》獻子曰:民愁則墊隘,於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。《註》重膇,足腫。

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