爮
拼音 [páo] 注音ㄆㄠˊ
总笔画9画
简体部首爪部 部外笔画5画
总笔画 9画
五笔RHYN 仓颉HOPRU
郑码PVRY 四角77231
结构左下包围 电码3631
统一码722E
笔顺ノノ丨丶ノフフ一フ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páo(ㄆㄠˊ)

⒈  抓,搔。

统一码

爮字UNICODE编码U+722E,10进制: 29230,UTF-32: 0000722E,UTF-8: E7 88 AE。

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爮

爮【巳集中】【爪部】 康熙筆画:9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字彙》蒲交切,音庖。爮刮。◎按爮字諸書皆不載,疑爲爮字之譌。然廣韻六豪搔註云:爮刮也。繹爮刮之義,當从爪,必因其爲俗用之字,故不載耳。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爮

爮【巳集中】【爪部】 康熙筆画:9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字彙》蒲交切,音庖。爮刮。◎按爮字諸書皆不載,疑爲爮字之譌。然廣韻六豪搔註云:爮刮也。繹爮刮之義,當从爪,必因其爲俗用之字,故不載耳。

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