嶟
拼音 [zūn] 注音ㄗㄨㄣ
总笔画15画
简体部首山部 部外笔画12画
总笔画 15画
五笔MUSF 仓颉UTWI
郑码LLFD 四角28746
结构左右
统一码5D9F
笔顺丨フ丨丶ノ一丨フノフ一一一丨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ūn(ㄗㄨㄣ)

⒈  〔嶟嶟〕高峻的样子。

⒉  山石高峻尖削:“石嶟沓危立”。

统一码

嶟字UNICODE编码U+5D9F,10进制: 23967,UTF-32: 00005D9F,UTF-8: E5 B6 9F。

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详细解释

详细解析

基本词义

zūn

〈形〉

(1) 形容山石高峻尖锐 [high and steep]

嶟,山貌。——《玉篇》

嶟,山高貌。——《集韵》

(2) 又如:嶟沓(山石尖锐重叠);嶟嶟(高峻陡峭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嶟

嶟【寅集中】【山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12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?祖昆切,音尊。山高貌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洪臺崛其獨出兮,㮹北極之嶟嶟。《註》嶟嶟,峻秀貌。

《廣韻》將倫切《集韻》七倫切,?音僎。

《集韻》徂本切,尊上聲。義?同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嶟

嶟【寅集中】【山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12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?祖昆切,音尊。山高貌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洪臺崛其獨出兮,㮹北極之嶟嶟。《註》嶟嶟,峻秀貌。

《廣韻》將倫切《集韻》七倫切,?音僎。

《集韻》徂本切,尊上聲。義?同。

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