䑞
拼音 [shùn] 注音ㄕㄨㄣˋ
总笔画16画
简体部首舛部
总笔画 16画
繁体部首舛部
仓颉SFNIQ
郑码HURM 四角71251
结构上下
统一码445E
笔顺一丶ノノ丶丶ノノ丶フノフ丶一フ丨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䑞字UNICODE编码U+445E,10进制: 17502,UTF-32: 0000445E,UTF-8: E4 91 9E。

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䑞

䑞【未集下】【舛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說文》舜本字。

说文解字

舜【卷五】【舜部】

艸也。楚謂之葍,秦謂之藑。蔓地連華。象形。从舛,舛亦聲。凡䑞之屬皆从䑞。?,古文䑞。舒閏切〖注〗??,亦古文舜。䑞,舜本字。

说文解字注

(舜)䑞艸也。楚謂之葍。秦謂之藑。艸部曰。藑、茅葍也。一名䑞。是一物三名也。蔓地生而連?。象形。生而二字依爾雅音義補。?象葉蔓?連之形也。从舛。亦狀蔓連相鄉背之皃。舛亦聲。舒閏切。十三部。?作舜。按此與艸部?音同義別。有虞氏以爲謚者。堯、高也。舜、大也。舜者、俊之同音假借字。山海經作帝俊。凡䑞之屬皆从䑞。

?)古文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