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史

词典名字:

御史

词典发音:

yù shǐ

注音:

ㄩˋ ㄕˇ

词典解释

御史[ yù shǐ ]

⒈  官名。秦以前指史官,明清指主管纠察的官吏。

御史前书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the censor;

⒉  又。

顾召赵御史。
御史诣学宫。——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
⒊  又。

御史齐康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官名。 春秋 战国 时期列国皆有御史,为国君亲近之职,掌文书及记事。 秦 设御史大夫,职副丞相,位甚尊;并以御史监郡,遂有纠察弹劾之权,盖因近臣使作耳目。 汉 以后,御史职衔累有变化,职责则专司纠弹,而文书记事乃归太史掌管。 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秦 御史监郡者与从事,常辨之。

何 乃给 泗水 卒史事,第一。”
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四》:“御史主弹奏不法,肃清内外。 唐 兴,宰辅多自宪司登钧轴,故谓御史为宰相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荏苒三年,陞了御史,钦点 广东 学道。”

⒉  喻指起监督作用的人或事物。参阅《通典·职官六·御史台》、《续通典·职官六·御史台》。

萧乾 《一本褪色的相册·<鱼饵·论坛·阵地>》:“它(书评)是读者的顾问,出版界的御史。”

网络百科

御史 (侍从史官)

  • 御史,中国古代官名。商周时为史官。秦代御史兼掌监察,开监察机关之端。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官和副丞相,下设御史中丞、侍御史、监御史等。汉初沿秦制,但改御史中丞为御史中执法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,设御史中丞,其下因事而设若干御史。
  • 近音词、同音词
  • yú shì余事
  • yù shì御侍
  • yú shì於氏
  • yù shì浴室
  • yù shǐ御史
  • yú shí于时
  • yǔ shī雨师
  • yú shī鱼师
  • yú shì于是
  • yù shí寓食
  • yú shí鱼食
  • yú shì隅室
  • yú shì禺氏
  • yǔ shì语势
  • yǔ shī雨湿
  • yú shī舆师
  • yǔ shì羽士
  • yǔ shì羽饰
  • yù shì御事
  • yú shí鱼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