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垆

词典名字:

当垆

词典发音:

dāng lú

注音:

ㄉㄤ ㄌㄨˊ

成语繁体:

當壚

词典解释

当垆[ dāng lú ]

⒈  亦作“当垆”。

⒉  指卖酒。垆,放酒坛的土墩。

⒊  指煮酒;饮酒。

⒋  对着酒垆;在酒垆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当罏”。 指卖酒。垆,放酒坛的土墩。

汉 辛延年 《羽林郎》诗:“胡姬年十五,春日独当壚。”
李白 《江夏行》:“正见当壚女,红妆二八年。”
警世通言·俞仲举题诗遇上皇》:“忽一日, 卓王孙 家僮有事到 成都府 ……正来到 司马长卿 肆中。见当罏之妇,乃是主翁小姐,喫了一惊。”

⒉  指煮酒;饮酒。

南朝 陈 徐陵 《春情》诗:“薄夜迎新节,当壚却晚寒。”

⒊  对着酒垆;在酒垆前。

南朝 梁简文帝 《当垆曲》:“当壚设夜酒,宿客解金鞍。”
何景明 《艳曲》之三:“妆成临劝酒,曲罢坐当罏。”
夏完淳 《雪后怀张子韶》诗:“当壚对酌睨 文君,露顶沉杯呼 阮籍。”

网络百科

当垆

  • 当垆是一个汉语词语,
  • 拼音:dāng lú
  • 释义:1、卖酒。2、指煮酒;饮酒。3、对着酒垆;在酒垆前。
  • 近音词、同音词
  • dāng lú當顱
  • dāng lù当路
  • dāng lú当卢
  • dāng lú当颅
  • dǎng lǚ党旅
  • dāng lú当罏
  • dāng lú当垆
  • dāng lú當壚
  • dǎng lǚ黨旅
  • dāng lú当炉
  • dāng lù當路
  • dāng lú当鑪
  • dāng lú當盧
  • dǎng lù擋路
  • dǎng lù挡路
  • dāng lú當罏
  • dāng lú當鑪
  • dāng lú當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