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行

词典名字:

大行

词典发音:

dà xíng

注音:

ㄉㄚˋ ㄒㄧㄥˊ

词典解释

大行[ dà xíng ]

⒈  大事。

大行不顾细谨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

major measu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;

引证解释

⒈  远行。

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以 鲁国 之密邇仇讎,臣是以不获从君,克免於大行,又谓 重 也肥?”
杨伯峻 注:“大行,犹远行。”

⒉  广为推行;普遍流行。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且以 文王 之德,百年而后崩,犹未洽於天下; 武王、周公 继之,然后大行。”
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:“羌 性贪而贵吏清,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,为所患苦,及 奂 正身絜己,威行大行。”
鲁迅 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二篇:“﹝《古文尚书》﹞至 隋 购募,乃得其篇, 唐 孔颖达 疏之,遂大行於世。”

⒊  行大事。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。”

⒋  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。按此即《周礼·秋官》的大行人。 汉 称典客, 景帝 时改名大行。 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作大行令, 武帝 太初 元年改名大鸿胪。参阅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》。

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升降揖让,进退闲习,辨辞之刚柔,臣不如 隰朋,请立为大行。”
尹知章 注:“大行,大使之官。”

⒌  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、皇后。

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胡亥 喟然叹曰:‘今大行未发,丧礼未终,岂宜以此事干丞相哉!’”
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“孝和皇帝 懿德巍巍,光于四海;大行皇帝不永天年。”
李贤 注引 韦昭 曰:“大行者,不反之辞也。天子崩,未有諡,故称大行也。”
南朝 宋 颜延之 《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》:“惟 元嘉 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,大行皇后崩於 显阳殿。”

⒍  高尚的德行。

《荀子·子道》:“从道不从君,从义不从父,人之大行也。”
《百喻经·债半钱喻》:“要少名利,致毁大行;苟容己身,不顾礼义。”

⒎  大路。

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今臣者来,见人於大行,方北面而持其驾,告臣曰:‘我欲之 楚。’”

⒏  即 太行山。

《书·禹贡》:“大行、恒山,至于 碣石,入于海。”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齐侯 遂伐 晋,取 朝歌。为二队,入 孟门,登 大行。”
杜预 注:“大行山 在 河北郡 北。”

网络百科

大行 (汉语词语)

  • 大行,(《 佛学大词典 》) 行业广大之意,指菩萨之修行。菩萨为求佛果菩提,乃发大誓愿,历经三祇百劫,修波罗蜜等诸善万行,积大功德,故称大行。反之,声闻、缘觉等二乘之行,则称为小行。此外,于天台宗,指摩诃止观中之四种三昧为修大行。
  • 日本真宗教行信证中之行卷则指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大行。盖此名号摄诸善法,具诸德本,是众生往生之行业,以诠显众生之口业,故称大行。若此称名属报恩之行业,则称报恩大行。
  • 近音词、同音词
  • dà xīng大星
  • dà xìng大姓
  • dà xíng大型
  • dà xīng大兴
  • dǎ xíng打行
  • dà xìng大幸
  • dà xíng大刑
  • dà xīng大興
  • dà xíng大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