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丝栏

词典名字:

乌丝栏

词典发音:

wū sī lán

注音:

ㄨ ㄙ ㄌㄢˊ

成语繁体:

烏絲欄

词典解释

乌丝栏[ wū sī lán ]

⒈  亦作“乌丝阑”。

⒉  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,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。后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乌丝阑”。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,其间用朱墨界行绢素。后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

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宋 亳 间,有织成界道绢素,谓之乌丝栏、朱丝栏。”
宋 袁文 《瓮牗闲评》卷六:“黄素细密,上下乌丝织成栏,其间用朱墨界行,此正所谓乌丝栏也。”
宋 陆游 《雪中怀成都》诗:“乌丝阑展新诗就,油壁车迎小猎归。”
黄景仁 《岁暮怀人》诗:“乌丝阑格鼠鬚描,爱我新诗手自抄。”

网络百科

乌丝栏

  • 乌丝栏,版本学习用语。谓书籍卷册中,绢纸类有织成或画成之界栏,红色者谓之朱丝栏,黑色者谓之乌丝栏。栏亦作阑,或作襕。乌形容其色黑,丝形容其界格之细。
  • 在古代用毛笔蘸墨,进行划线,可以如头发丝粗细,漂亮美观。
  • 现如今可以用书法界尺进行划线,如古代作品相同效果。
  • 近音词、同音词
  • wū sī lán烏絲闌
  • wū sī lán乌丝栏
  • wū sī lán烏絲欄
  • wū sī lán乌丝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