鐮
拼音 [lián] 注音ㄌ一ㄢˊ
总笔画21画
简体部首釒部 部外笔画13画
总笔画 21画
繁体部首金部
仓颉CITC
郑码PTUX 四角80137
结构左右 电码6991
统一码942E
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丶一ノ丶ノ一フ一一丨丨ノ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鐮(镰)lián(ㄌ一ㄢˊ)

⒈  收割或割草用的工具。形狀彎曲如鉤。宋·范成大《刈麥行》:“腰鐮刈熟趁晴歸,明朝雨來麥帶泥。”亦稱為“鐮刀”。

统一码

鐮字UNICODE编码U+942E,10进制: 37934,UTF-32: 0000942E,UTF-8: E9 90 AE。

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鐮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鐮

鐮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 康熙筆画:21画,部外筆画:13画

《集韻》同鎌。

说文解字

鎌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

鍥也。从金兼聲。力鹽切

说文解字注

(鎌)鍥也。从金。兼聲。力鹽切。七部。俗作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