齴
拼音 [yǎn] 注音一ㄢˇ
总笔画24画
简体部首齒部 部外笔画9画
总笔画 24画
仓颉YUYHH
郑码IOMP 四角20722
结构左右
统一码9F74
笔顺丨一丨一ノ丶ノ丶一ノ丶ノ丶フ丨丶一丶ノ一ノノノノ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yǎn(一ㄢˇ)

⒈  〔齴齴〕(牙齿)外露的样子,如“齿崖崖以齴齴。”

统一码

齴字UNICODE编码U+9F74,10进制: 40820,UTF-32: 00009F74,UTF-8: E9 BD B4。

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??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齴

齴【亥集下】【齒部】 康熙筆画:24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廣韻》魚蹇切《集韻》語蹇切,?音巚。《玉篇》露齒貌。《王延壽·王孫賦》齒??以齴齴。

《集韻》笑也。

《集韻》語限切,音眼。棧齴,高峻貌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棧齴巉嶮。《註》殿階高峻貌。

说文解字

齞【卷二】【齒部】

口張齒見。从齒只聲。研繭切

说文解字注

(齞)張口見齒也。依文選注訂。登徒子好色賦。齞脣歷齒。从齒。只聲。研繭切。古音在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