鈭
拼音 [zī] 注音
总笔画14画
简体部首金部 部外笔画6画
总笔画 14画
繁体部首金部
五笔HXQF 仓颉YPC
郑码IIRP 四角22109
结构上下
统一码922D
笔顺丨一丨一ノフノ丶一一丨丶ノ一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ī(ㄗ)

⒈  〔鈭錍()〕短斧。

统一码

鈭字UNICODE编码U+922D,10进制: 37421,UTF-32: 0000922D,UTF-8: E9 88 AD。

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?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鈭

鈭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唐韻》卽移切《集韻》將支切,?音貲。《說文》鈭錍,斧也。

《廣韻》此移切《集韻》七支切,?音雌。義同。

说文解字

鈭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

鈭錍,釜也。从金此聲。即移切

说文解字注

(鈭)鈭錍。斧也。斧之一種也。㬪韵字。从金。此聲。卽移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