遾
拼音 [shì] 注音ㄕˋ
总笔画16画
简体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13画
总笔画 16画
繁体部首辵部
五笔TAWP 仓颉YHMO
郑码MBOW 四角38301
结构左下包围
统一码907E
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一丨ノ丶ノ丶一丶フ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hì(ㄕˋ)

⒈  相及。

⒉  远。

统一码

遾字UNICODE编码U+907E,10进制: 36990,UTF-32: 0000907E,UTF-8: E9 81 BE。

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遾

遾【酉集下】【辵部】 康熙筆画:20画,部外筆画:13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時制切,音逝。《廣韻》逮也。《正韻》及也。《集韻》北燕曰遾。

《集韻》遠也。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遾

遾【酉集下】【辵部】 康熙筆画:20画,部外筆画:13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時制切,音逝。《廣韻》逮也。《正韻》及也。《集韻》北燕曰遾。

《集韻》遠也。

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