盙
拼音 [fǔ] 注音ㄈㄨˇ
总笔画12画
简体部首皿部 部外笔画7画
总笔画 12画
仓颉IBBT
郑码FBLK 四角53102
结构上下
统一码76D9
笔顺一丨フ一一丨丶丨フ丨丨一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fǔ(ㄈㄨˇ)

⒈  古同“簠”。

统一码

盙字UNICODE编码U+76D9,10进制: 30425,UTF-32: 000076D9,UTF-8: E7 9B 99。

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盙

盙【午集中】【皿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7画

《唐韻》方矩切,音甫。《說文》黍稷圜器,本作簠。

说文解字

簠【卷五】【竹部】

黍稷圜器也。从竹从皿甫聲。?,古文簠从匚从夫。方矩切〖注〗簠,方形器。

说文解字注

(簠)黍稷圜器也。簠盛稻粱。見公食大夫禮經文。云左擁簠粱是也。此云黍稷者。統言則不別也。如毛傳云四簋黍稷稻粱。亦是統言。云圜器。與鄭云方器互異。从竹皿。甫聲。方矩切。五部。

?)古文簠。从匚夫。夫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