殗
拼音 [yè] [yān] [yàn] 注音一ㄝˋ 一ㄢ 一ㄢˋ
总笔画12画
简体部首歹部 部外笔画8画
总笔画 12画
五笔GQDN 仓颉MNKLU
郑码ARKZ 四角14216
结构左右
统一码6B97
笔顺一ノフ丶一ノ丶丨フ一一フ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yè(一ㄝˋ)

⒈  病。

⒉  〔殗殜〕小病。

⒊  重叠:“攒柯挐茎,重葩殗叶。”

统一码

殗字UNICODE编码U+6B97,10进制: 27543,UTF-32: 00006B97,UTF-8: E6 AE 97。

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??

详细解析

基本词义

常用词组

殗殜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殗

殗【辰集下】【歹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玉篇》於劫切《廣韻》於業切《集韻》乙業切,?音浥。病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殗殜,微也。宋衞之閒曰殗。自關而西,秦晉之閒,凡病而不甚者曰殗殜。

重也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重葩殗葉。《註》殗,重也。葉重疉貌。

《集韻》衣廉切,音淹。義同。一曰歿也。

《集韻》於贍切,音?。與?同。汚觸也。或作殗。

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