樆
拼音 [lí] [chī] 注音ㄌ一ˊ ㄔ
总笔画14画
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10画
总笔画 14画
繁体部首木部
仓颉DYUB
郑码FSLZ 四角40927
结构左右
统一码6A06
笔顺一丨ノ丶丶一ノ丶フ丨丨フフ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lí(ㄌ一ˊ)

⒈  山梨。

统一码

樆字UNICODE编码U+6A06,10进制: 27142,UTF-32: 00006A06,UTF-8: E6 A8 86。

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樆

樆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11画

《唐韻》呂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鄰知切,?音離。山棃也。《爾雅·釋木》棃,山樆。《疏》在山曰樆,人植曰棃。

《集韻》抽知切,音樆。布木也。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樆

樆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11画

《唐韻》呂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鄰知切,?音離。山棃也。《爾雅·釋木》棃,山樆。《疏》在山曰樆,人植曰棃。

《集韻》抽知切,音樆。布木也。

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