楝
拼音 [liàn] 注音ㄌ一ㄢˋ
总笔画13画
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9画
总笔画 13画
仓颉DDWF
郑码FFLK 四角45996
结构左右 电码2808
区位7312
统一码695D
笔顺一丨ノ丶一丨フ丶ノ一丨ノ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liàn(ㄌ一ㄢˋ)

⒈  落叶乔木,种子和树皮都可入药。

统一码

楝字UNICODE编码U+695D,10进制: 26973,UTF-32: 0000695D,UTF-8: E6 A5 9D。

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楝字收录于 现通表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基本词义

liàn

〈名〉

楝树 [chinaberry]。俗名“苦楝子”。亚洲的一种速生的小乔木。两回羽状复叶大,花芳香、紫色、簇生而开展,果光滑、黄色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楝

楝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郞電切,音鍊。《說文》木也。《爾雅翼》木高丈餘,葉密如槐而尖,三四月開花,紅紫色,實如小鈴,名金鈴子。俗謂之苦楝,亦曰含鈴。子可以楝,故名。

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七月官庫其樹楝。《註》楝實,鳳凰所食。

《東臯雜錄》花信風、梅花風最先,楝花風最後。凡二十四番,以爲寒絕。

《荆楚歲時記》蛟龍畏楝,故端午以楝葉包糉,投江中祭屈原。

與欄通。詳欄字註。

说文解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楝

楝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郞電切,音鍊。《說文》木也。《爾雅翼》木高丈餘,葉密如槐而尖,三四月開花,紅紫色,實如小鈴,名金鈴子。俗謂之苦楝,亦曰含鈴。子可以楝,故名。

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七月官庫其樹楝。《註》楝實,鳳凰所食。

《東臯雜錄》花信風、梅花風最先,楝花風最後。凡二十四番,以爲寒絕。

《荆楚歲時記》蛟龍畏楝,故端午以楝葉包糉,投江中祭屈原。

與欄通。詳欄字註。

说文解字

楝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
木也。从木柬聲。郎電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