愩
拼音 [gōng] [gòng] [hǒng] 注音ㄍㄨㄥ ㄍㄨㄥˋ ㄏㄨㄥˇ
总笔画13画
简体部首忄部 部外笔画10画
总笔画 13画
繁体部首心部
五笔NAMY 仓颉PMBC
郑码UBLO 四角91086
结构左右
统一码6129
笔顺丶丶丨一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gōng(ㄍㄨㄥ)

⒈  心乱;烦乱。

⒉  恐惧。

统一码

愩字UNICODE编码U+6129,10进制: 24873,UTF-32: 00006129,UTF-8: E6 84 A9。

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?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愩

愩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廣韻》古紅切《集韻》沽紅切,?音公。《玉篇》心動也。

《集韻》胡公切,音洪。憒也。

《集韻》虎孔切,音嗊。心恍惚曰?,或省作愩。

《集韻》古送切,音貢。心動也。一曰自高。

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