屺
拼音 [qǐ] 注音ㄑ一ˇ
总笔画6画
简体部首山部 部外笔画3画
总笔画 6画
五笔MNN 仓颉USU
郑码LLYY 四角27717
结构左右 电码1474
区位6508
统一码5C7A
笔顺丨フ丨フ一フ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qǐ(ㄑ一ˇ)

⒈  没有草木的山。

统一码

屺字UNICODE编码U+5C7A,10进制: 23674,UTF-32: 00005C7A,UTF-8: E5 B1 BA。

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屺字收录于 现通表

异体字

???

详细解析

基本词义

〈名〉

(形声。从山,己声。本义:无草木的山) 同本义 [bare hill]

屺,山无草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陟岵》

康熙字典

?【補遺·寅集】【山部】 康熙筆画:6画,部外筆画:3画

《集韻》?,或書作?

说文解字

康熙字典

?【補遺·寅集】【山部】 康熙筆画:6画,部外筆画:3画

《集韻》?,或書作?

说文解字

屺【卷九】【山部】

山無草木也。从山己聲。《詩》曰:“陟彼屺兮。”墟里切

说文解字注

(屺)山無艸木也。無當作有。从山。己聲。墟里切。一部。釋山作峐。三蒼、字林、聲類並云。峐卽屺字。音起。詩曰。陟彼屺兮。魏風陟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