圫
拼音 [yù] [zhūn] 注音ㄩˋ ㄓㄨㄣ
总笔画6画
简体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3画
总笔画 6画
五笔FTAN 仓颉GHP
郑码BMHD 四角42114
结构左右
统一码572B
笔顺一丨一ノ一フ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yù(ㄩˋ)

⒈  古同“墺”,水边。

统一码

圫字UNICODE编码U+572B,10进制: 22315,UTF-32: 0000572B,UTF-8: E5 9C AB。

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圫

圫【丑集中】【土部】 康熙筆画:6画,部外筆画:3画

《集韻》墺古作圫。註詳十三畫。

说文解字

墺【卷十三】【土部】

四方土可居也。从土奧聲。?,古文墺。於六切〖注〗圫、?,古文。

说文解字注

(墺)四方之土可定凥者也。各本作四方土可居也。少三字。今依李善西都賦注正。禹貢。四墺旣宅。今作隩者、衞包改也。僞孔傳曰。四方之土可居。玉篇土部引夏書四墺旣宅。廣韵三十七号墺字注曰。四墺、四方土。文選西都賦。天地之隩區。李注引此說文。知班賦本从土。唐以後人乃改之。如今本尙書釋文之作隩耳。周語。宅爲九隩。注云。隩、內也。其字从?。从土。奥聲。於六切。三部。按音轉多讀於報切。

?)古文墺。葢壁中禹貢如是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