䊍
拼音 [lí] 注音ㄌ一ˊ
总笔画13画
简体部首米部 部外笔画7画
总笔画 13画
繁体部首米部
五笔TQTO 仓颉HHFD
郑码MFMU 四角27904
结构上下
统一码428D
笔顺ノ一丨ノ丶ノフノ丶ノ一丨ノ丶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䊍字UNICODE编码U+428D,10进制: 17037,UTF-32: 0000428D,UTF-8: E4 8A 8D。

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)。

异体字

?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䊍

䊍【未集上】【米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集韻》良脂切,音梨。饘也。

说文解字

黎【卷七】【黍部】

履黏也。从黍,?省聲。?,古文利。作履黏以黍米。郎奚切

说文解字注

(黎)履黏也。釋詁曰。黎、衆也。衆之義行而履黏之義廢矣。古亦以爲黧黑字。从黍。?省聲。?省者、不欲重禾也。郞奚切。十五部。?、此依刀部作。古文利。作履黏㠯黍米也。說从黍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