䃯
拼音 [lì] 注音ㄌ一ˋ
总笔画18画
简体部首石部 部外笔画13画
总笔画 18画
仓颉MRIOD
郑码GVNF 四角12694
结构左右
统一码40EF
笔顺一ノ丨フ一ノ丨フ一一丶一ノ丶一丨ノ丶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䃯字UNICODE编码U+40EF,10进制: 16623,UTF-32: 000040EF,UTF-8: E4 83 AF。

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䃯

礫【午集下】【石部】 康熙筆画:20画,部外筆画:15画

《唐韻》郞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郞狄切,?音歷。《說文》小石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爛若磧礫。《註》石細者曰礫。

丹沙亦曰丹礫。《郭璞·江賦》其下則金礦丹礫。

黃礫,木名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鮮支黃礫。《顏監云》黃礫,今用染者,黃屑木也。

叶歷各切,音落。《郭璞·三水山贊》三水之山,珍石惟錯。爰有璿瑰,金沙丹礫。

说文解字

礫【卷九】【石部】

小石也。从石樂聲。郎擊切

说文解字注

(礫)小石也。釋名。小石曰礫。礫、料也。小石相枝柱其間。料料然出內氣也。楚辭王逸注兩云。小石爲礫。西京賦薛注。石細者曰礫。从石。樂聲。郞擊切。古音在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