㑞
拼音 [yìng] 注音一ㄥˋ
总笔画9画
简体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7画
总笔画 9画
繁体部首人部
五笔WOAH 仓颉OFT
郑码NUEA 四角29248
结构左右
统一码345E
笔顺ノ丨丶ノノ丶一ノ丨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㑞字UNICODE编码U+345E,10进制: 13406,UTF-32: 0000345E,UTF-8: E3 91 9E。

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)。

异体字

详细解析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㑞

㑞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9画,部外筆画:7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?以證切,音孕。送行也。古者諸侯取夫人,則同姓二國㑞之。謂從嫁之男女也。《六書正譌》从人从火者,飮食所先。从廾者,奉承之義。此㑞之事也,會意。凡?、䢠、勝、?等字从此,俗作媵,非。〇按《說文》㑞,以證切,爲喻母之字。今《字彙》作形定切,爲匣母之字,蓋本之《正韻》而誤也。勝右从灷力。?右从?貝,原刻从舟火貝作。

说文解字

㑞【卷八】【人部】

送也。从人灷聲。呂不韋曰:有侁氏以伊尹?女。古文以爲訓字。以證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灷,不成字,當从朕省。案:勝字从朕聲,疑古者朕或音?